常言道:“高山云雾出好茶”,高山为什么出好茶呢?海拔高就一定是好茶吗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吧!
就拿六安瓜片来打个比方,山脚下种的平地茶与齐云山蝙蝠洞一带的高山茶,价格差异可以达到10倍及以上,很多商家也会把海拔高度作为一个主要卖点来宣传。
高山茶与平地茶的品质差异的确是很大的,今天小蝠就来教大家鉴别一下。
1. 云雾多
茶树生长在高山多雾的环境中,由于光线受到雾气的影响,使得七种可见光中红黄光得到加强,从而使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、叶绿素和水分含量明显增加。
2. 光照柔
高山森林茂盛,茶树接受光照时间短,强度低,漫射光多,这样有利于茶叶中含氮化合物的增加。
3. 湿度高
高山有葱郁的林木,茫茫的云海,空气和土壤的湿度得以提高,茶树新梢可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易粗老。
4. 温度低
气温随着海拔的提高而降低,温度决定着茶树中酶的活性,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化学物质的转化和积累。
5. 温差大
高山日夜温差大,许多有效物质在高温的白天充分合成,在低温的夜晚消耗的速度又会减慢,因此能够比低山茶积累更多的成分。
6. 土质好
高山土壤风化比较完全,石砾较多,土壤通透性好,而且有机质和各种矿质元素丰富;而平地茶园多属红壤粘土,不但土壤结构差,而且有机质和土壤生物含量低,因此,平地茶的茶树质量较差,香气滋味不及高山茶。
1. 内含成分及耐泡度
高山的氨基酸、茶多糖及微量元素和芳香物质比较多,600米以下的则普遍较少,约前者的三分之一,而平地茶就更少了。这也是为什么高山茶10泡有余香,而平地茶只能泡5至10泡则平淡无味了!
2. 芽头持嫩性
高山茶,茶树新稍半个月都还会很柔嫩,春茶持嫩性可达一个月。而平地茶以下的茶树新稍一个星期会衰老硬化,叶片也比较薄,这个从湿热的叶底的厚度、韧度可以区分。
3. 预防病虫害能力
高山茶区昼夜温差大,不利病虫害繁殖生长,尤其是冬天霜冻天长,病虫都冻死了。而低山茶区的昼夜温差小,虫害比较多。
4. 茶叶变化空间
高山茶经过收藏存放后品质变化空间大,醇甜度高,耐泡且香气好。而平地茶生产的茶变化空间小,苦涩度高,内含物少,不会有很好的转化。
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,由于生态环境有别,不仅茶叶形态不一,而且茶叶内质也不相同。相比而言两者的品质特征有如下区别:
●高山茶芽叶肥壮,色泽翠绿,茸毛多,嫩度好。由此加工而成的茶叶,往往具有丰富的香气,而且香气高、滋味浓、耐冲泡、回味悠长,冲泡过后叶片质厚而软、韧度好。
●平地茶的芽叶短小瘦弱,叶色黄绿少光泽。制成的茶叶香气稍低,滋味较平淡,冲泡过后叶片薄硬,比较干。
仔细探究就会发现,中国名茶产区虽然几乎都位于山上,但却集中在一定的高度范围中。一般地处北纬30度左右,海拔在800-1200米左右,周围的植被要丰富,多处于山的背阴面。
海拔和茶叶品质关系是很密切,但海拔太高的茶园,很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。冬天低温易受冻害,夏天高温易受旱害,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茶叶内含物质成分的合成,造成茶汤口感不佳。
所以,高山出好茶,是与平地茶园相比较而言的,也并不是说山越高茶越好。
厉害的老茶客,一口就能估计出茶叶所在的大概海拔高度,这绝对不是在吹牛或故弄玄虚。
生态环境良好的高山茶,具有普通平地茶所没有的鲜爽和清甜的口感,可意会而不可言传,相信喝过的朋友一定能体会到。
品六安瓜片 认准蝠牌茶业!!
咨询热线
400-100-9011